试述广阔让学生在广阔空间自由飞翔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18839 浏览:830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语文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作文训练课,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或给出相应材料,有时还予以启发辅导,可学生大多是愁眉苦脸,无从下手。一问,要么是因题目限制,根本无此类经历、感受,要么是抱怨没什么好写的,生活没有动荡没有新奇,怎么写?写出来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即便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写成交上来,多为假、大、空不说,甚至一部分学生的命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题、内容都如出一辙。显然,学生是因为没有灵感,没有写作的,或因受到某种束缚,没有自由表达的空间。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让学生由怕写作文到乐于作文呢?新课标下的创新作文教学让我们有了“柳暗花明”之感。

一、让学生拥有最广阔的空间,充分拓展学生的创作个性

新课标明确说明,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其要求显然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个性化,为学生的自由表达与充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有才情可以去自由地表现,有感受可以去个性地张扬。因为束缚要求减小了,学生就不必再花更多的时间去刻意揣摩命题者的思路,写作的过程也就不再是一个迎合讨巧的过程了。学生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文字与情感的表达上。在一个健康、合理、流畅的写作过程中,语言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会永远处于一个最为亢奋与活跃的态势之中。以求新求异为宗旨的创新作文教学,就为这种态势的显现与进一步张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其中,话题作文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话题作文以其全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走进教学与课堂。话题作文往往是用一段揭示语或材料来启发思考,激发想象。“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一般比较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要求比较宽松,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其文体淡化更为彻底,使学生在文体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表达方式的运用更为灵活,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创作的个性。
曾让学生以“感受……”为话题写作。教师先做提示:生活中能让你感受到的和值得你感受的东西很多,如成功、、真情、生命等等,大家可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充分地张扬你的个性,展示你的才华。学生在教师简短的启发、鼓励之后,开始寻找自己想要说的话。果然,围绕“感受”同学们自选的题材相当广泛,除了教师提到的以外,还有“太阳”、“胜利”、“艰辛”、“打工”、“高考”、“母爱”、“秋天”、“希望”、“温暖”、“乐趣”、“失败”“挑战”、“足球”、“月之韵”、“梦的翅膀”等等。写作体裁亦是形式多样,有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有写景抒情的散文,有富有哲理意味的小随笔、杂文,有摆事实、讲道理的议论文,还有应用文体类的书信,有一个同学还以《感受高二生活》为题写了一首诗歌,描绘了高二文理分科以后的一些现象并发表感慨,虽然语言尚有不成熟之处,但形式新颖,且观察细腻,感受真切,想象合理。此外,有的学生还在构思上注意到了求新。在一篇《感受真情》的习作中,作者用三件小事诠释了“真情”。行文中将三件小事冠以小标题:《咖啡加糖》(记叙妈妈每晚给“我”送咖啡,诠释亲情的可贵),《一次春游》(记叙在我遭遇险境时,一位同学向“我”伸出有力的援助之手,诠释友情的珍贵),《电话铃声》(诉说自己生病时,老师通过电话关心“我”,诠释师生情的难忘)。有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自己想到的与老师进行探讨,还有的将写成的初稿交老师“面批”,经老师点拨启发后再行修改。总之,由于题材范围广,文体与表达方式的可选度大,学生的写作空间得以扩展,习作中出现了不少构思新颖,想象大胆独到的好文章。
后来又以“发现”为话题作过一次训练,习作中亦不乏立意准确、事例广泛、点例深刻者。
当然,习作中的不足也比较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欠深刻,还有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够。但它们毕竟是学生,也许他们对身边人和事的个性化的观察、辨识和思考的方式和结果还很稚嫩,但这恰恰是他们同中求异、创新发展的萌芽,是学生个性空间拓展的开始。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情感思维空间,外界的种种因素可以引发他们对事物的思考和感悟。正如看到人间真情他们会感动,看到社会丑态会愤慨,看到世间正义会欣慰,看到世态炎凉会不平,这些都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多做正面引导,决不可随意否定学生千姿百态的“创作”,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创新发展的萌芽,我们不但要感到欣慰,更要细心呵护,要善于启示学生,开发学生潜藏的情感本能,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以拓展,从而开阔学生的创作视野。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这种写作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尽情挥洒与倾泻,自不会再有头痛叹气的现象。

二、给学生腾飞的翅膀,让“文采”得以“飞扬”,才情得以展示

当在写作中拥有了绝对的选择权,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拓展了创作的视野,拥有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可以尽情挥洒感情的时候,有的学生却又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感觉,心灵的翅膀在许多时候还是飞翔不起来。
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的语言素养不够。语言素养是个系统性的概念,它不仅包含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还包含着文字带给人们的那份独特的情味与意趣。学生缺乏必要的语言素养,就像一只鸟失去了翅膀,蓝天尽管浩渺广阔,可它也只能在原地徘徊哀鸣。语言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时。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尽量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形象,乃至丰富优美,学生便会有意识地去模仿,有意识地去表达,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素养就会获得极大提高,自可消除不能准确表情达意的苦恼,最终写出优美流畅的文章来。此外,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关注与敏感,要使学生养成对语言欣赏品评的习惯,还可经常设计一些语言训练题,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等等。
其次是素材积累不够。学生在写作(尤其是限时作文)中,有了想法,却感到力不从心,语言贫乏,思路不畅,很多时候是因为胸中根本就没有应具备的“一桶水”,甚至“一碗水”。源头枯竭,自然无从下笔。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朱熹也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即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多方积累素材: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中积累素材,从各种体验感受中积累素材,从课外的视听阅读中积累素材,从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素材。当然,积累素材的方式可根据教学实际和素材的不同类型而灵活多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素材,要教会学生善于联想,充分调动和激活已有的素材。
综上所述,学生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养,积累并学会运用相应的写作素材,加上已有的写作空间,就等于拥有了写作腾飞的翅膀,有了它们,在写作中,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千言,文采飞扬”,学生的才情才能得以充分展现,才能写出新颖、新异、新奇、新鲜的创新文章。
我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我们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创新作文的求新求异为宗旨,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给学生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在最广阔的写作空间自由翱翔,真正做到我口言我心,我手写我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