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编者与编者对话试述提高阅读能力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23977 浏览:1075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要与教科书编者进行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话单元主题,了解编写意图;对话文中插图,培养想象表达能力;对话学习伙伴,掌握学习方法;对话课后练习,明确训练重点,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和效果。
关键词:学生; 编者; 对话; 阅读能力
1006-3315(2013)08-074-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描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一、对话单元主题,了解编写意图

二年级下册教材共安排八个主题单元,每一个单元由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有机的整体,体现了编者的智慧。以第一单元为例,这一组是以春天为主题进行编排的,导语是这么写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密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这个导语既有明确的主题提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示,还有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出要“留心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之前,让他们读一读这两句话,看看每句话读懂了什么。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个单元编写意图。这一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诗文都很美,与单元主题吻合。这一个单元主题编排可谓编者匠心独运,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从整体出发,在春天这个大课堂里主动学习与探究,找到了春的特点,采撷春的信息,感受到探寻的乐趣。

二、对话文中插图,培养想象表达能力

本册教材每篇课文都配有丰富多彩的插图,图文并茂,编者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的同时,又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起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的优势,发挥插图的最大作用,引导学生和插图对话,培养想象和表达能力。
例如《丑小鸭》一课有三幅插图,第一幅是丑小鸭出生时又大又丑的样子,第二幅是丑小鸭在家里遭受讥笑、受欺负的孤单处境,最后一幅是丑小鸭变成漂亮的天鹅的情形。这三幅图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我让学生观察图画,分别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再把这三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就是安徒生笔下的动人故事《丑小鸭》。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欺负”一词,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并描述哥哥姐姐怎么咬它,公鸡用尖尖的嘴怎么啄它,会在什么时间咬它、啄它,再观察养鸭的小姑娘的眼神、动作,她的心里怎么想,会对丑小鸭说什么……通过对插图的观察、想象和描述,学生一步一步理解了“欺负”的意思以及背后隐藏的情感,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同时发展了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对话学习伙伴,掌握学习方法

课文中有很多“学习伙伴”以吐泡泡的形式呈现的话语。

1.对话题目“泡泡语”,激发阅读兴趣

学贵有疑,一些课文题目和第一自然段之间会有一个“泡泡语”,以小伙伴脑海里冒出的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疑促思,让他们带着疑问与文本对话,从文中寻求答案。例如《画风》中的第一个“泡泡语”:“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我让学生读一读这个“泡泡语”,然后带着全文的核心问题读课文,直奔重点,学生一下子找到了风就在空中飘着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和呼呼转的风车里。

2.对话提示“泡泡语”,走进文本深处

课文中有的“泡泡语”具有提示的作用,在关键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例如《小鹿的玫瑰花》最后一段下面的“泡泡语”是这么写的:“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我引导学生回到第

5、6自然段,读一读黄莺和微风说的话,才能明白玫瑰花没有白栽的原因。

3.对话引导“泡泡语”,掌握学习方法

例如《葡萄沟》第一自然段“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中出现了两个地名——新疆、吐鲁番,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是很陌生的,地理知识的局限性太大了。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旁边的“泡泡语”:“我从地图上找到吐鲁番了!”接着我出示了中国地图,让学生找一找,他们准确找到这两个地方。相信今后学生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一定能借助“泡泡语”提示的方法解决。

4.对话发现“泡泡语”,引导自主探究

每一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第一部分是“我的发现”,学习伙伴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话语:“我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例如“语文园地七”中“我的发现”是这样写的:“三个句子中的‘回’字,意思……”我让学生借助“泡泡语”的提示,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5.对话拓展“泡泡语”,延伸文本内涵

课文中有的“泡泡语”从学习伙伴的角度拓展文本,提出了学完课文后的新点子,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延伸文本。例如《画风》提出“我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呢!”课堂上我针对这个“泡泡语”说:“学习伙伴还有别的办法画风,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动动脑筋,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吗?”一语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要画舞动的裙子,有的说风藏在金黄的稻浪里,还有的说风躲在颤动的枝头上。

四、对话课后练习,明确训练重点

本册教材课后都提出了认、写、读、背的具体要求,与课文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体现了编者的思路。“我会认”“我会写”揭示了阅读教学的两项重要任务,要求会认的字安排在两条横线之间,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田字格里,可见编者把识字写字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认读、临摹,扎实地进行生字的学习。读的形式多样,例如“读一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读背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读读想想”,提出重点问题,例如《葡萄沟》中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是文章的中心,点明了课文的主旨,学生就能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对文本进行再次阅读,进行整体的感悟和个性的阅读。学生通过对话课后练习,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每一篇课文的编排,从语言文字到文中插图,从学习伙伴的话到课后练习,无不体现编者的机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实质上是更充分地、更有效地与文本对话,将使学生学习语文更有针对性,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王晓峰,孙超.浅议单元学习提示的特点与作用,新课程学习,2011年06期
刘惠云,李兆明.发挥单元主题的作用,吉林教育,2011年35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