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初探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6406 浏览:2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课堂导入语是一堂课的起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知识的兴奋剂,是新课的开路先锋。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就会达到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因此,这节课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教师的讲课语言像涓涓的小溪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鼓起学习的风帆,这样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承上启下,温故知新

这种新课导入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同时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新、旧课之间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导入语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点的桥梁和纽带,起到上挂下联,温故知新,自然过渡的作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在讲“外力作用”一节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你知道吗?前面我们已学习过内力作用塑造地表的基本骨架,从而使得地表变得凸凹不平,高低错落,那么会不会高山越来越高,洼地愈来愈低呢?显然并非如此,事实上由重力能和太阳能引起的外力作用对地表骨架随时在进行削高填低,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导致了今天五彩缤纷的地形。当然也就自然就引伸出了“外力作用”的地理专业术语,教师借此有利时机,紧接着又设问:什么是外力作用?它有哪些基本形式?每种形式产生相应的什么地表形态?那么它们各形式之间又有着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一连串逻辑性较强的提问,加上教师一一讲授,学生便轻松地学到了知识。

二、开门见山,切入主题

这种新课导入形式,具有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单刀直入、切入主题的优势。如在讲“自然资源”时,可直接导入:什么是自然资源?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几大类?作为自然资源有什么基本特点?举例说明它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我国自然资源又有何分布特点?为此学生一下子明白教师要讲授几个知识点,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教师依据提出的讲授要点,有针对性地一一讲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字系统和图像系统,学生听得有序,学得有理,知识点有条不紊,学生便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学到了地理知识。

三、设疑置问,启迪思维

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宜故意设疑置问,有意设障,布障置念,此法最易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不耻下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意志。如在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先介绍两个事例,然后提出问题,“二战结束之前,德国间谍得到盟军登陆的消息,立即发射情报给本部,但本部没有反应,盟军顺利登陆,原因是德国间谍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因受耀斑的影响,德国本部没能及时收到消息。”;“1998年7月1日欧洲举办4万只信鸽参加的“南——北”国际比赛,恰遇9分钟的太阳色球爆发,鸽子迷失了航向,从法国放飞的5000只英国信鸽只找到了280只。”学生急于想知道什么是耀斑和太阳色球爆发,通过这样的设疑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图像导入,生动形象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图像丰富,种类众多,若巧用图像导课,既形象直观,又吸引力强。如讲“美国”一节时,我先打出美国国旗的彩色幻灯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国旗图案并加以思考,然后提出质疑:“同学们,图中是哪个国家的国旗?旗左上角的50颗白色五角星代表什么?星区以外的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又代表什么?要想弄清这些问题,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共同学习美国的有关知识”。

五、直观演示,增强感知

直观演示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呆板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感知,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在讲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和理论时,可多运用此方法。直观演示可展示挂图、标本、模型、实物,也可借助幻灯、录像、电影等。如地理“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一课的导入,教师先出示常见的矿物和花岗岩等标本,让学生观察,然后再分析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六、巧引资料,激发兴趣

歌德认为:“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杨振宁博士更明确地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将与讲授内容有关的资料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巧引资料有说段趣闻、讲个故事、吟咏诗词、解释典故、引用俗语等等。如讲授“地下水”一课时,可引用俗语“井水不犯河水”提出质疑;讲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课时可引用“一山不容二虎”这一俗语作为引入新课的资料。

七、联系实际,引起注意

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是学生熟悉甚至亲身体验过的,将这些事象引入新课,可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讲到“天气与气候”一课时,可从当地气候特征与近期天气谈起导入新课,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亲切,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八、巧用诗歌,创造意境
诗歌语言优美,充满,意境蕴藕,能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恰当地巧用古诗歌词导入新课,会创造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如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教学中可引用以下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令我来思,雨雪霏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切入锋面系统的教学当中,以此来区别“快行冷锋”,“准静止锋”“暖锋”和“慢行冷锋”的特点,这样既增加了情景性,又加深了记忆。
九、引用故事,趣味横生
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作为新课导语,趣味横生,很受欢迎。内容贴题的故事,会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讲到“季风气候”一课时,我引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作为导语……当时正值隆冬,赤壁战场盛行西北风(冬季风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若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为此,周瑜焦虑成疾,一筹莫展。正在这危难时刻,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天象的变化,准确的预测到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偶然出现刮东南风的天气反常现象,结果助吴火攻曹营成功,大获全胜。如此导课风趣幽默,学生乐听乐学,寓教于乐。
十、借用谚语,通俗易懂
谚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若巧用谚语导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启迪思维。如讲“中国铁路”一节时,我引用一则谚语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旧中国民谚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而如今,宝成铁路像一条银色的钢铁巨龙沟通了巴山蜀水,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使艰难险峻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日新月异,成绩斐然,下面我们就具体学习这方面的有关内容”。这样导课,既传授了知识,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两全其美。
总之,运用正确的方法导入新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张燕妮,王肇和. 高中地理新教材特点的探讨——以人教版高中教材地理下册为例[J]. 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黄慧兰.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J]. 科技信息. 2009(26) [3] 张素娟.地理学科本质与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4] 段鹏姬,唐丽平,蒋子龙. 浅谈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变化[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08)
[5] 王梅菊,范晓伟.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功能及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为例[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6] 尤玉秋.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