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中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天生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21494 浏览:95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最后,构建天生的内部环境——进展教师的实践性聪明。天生是教学对话情境下师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超越性获得或进展,这种获得和进展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的聪明,它仿佛是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而这种聪明不是一般的聪明,按现象学教育学大师马克思·范梅南的说法叫“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应对和处理突发情况教学论文,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地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探讨教育论述,假如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的确,“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机智这种能力素质,否则即使有高超的专业学识,丰富的教学经历,也难实现课堂天生。

三、寻求动态平衡

预设与天生不是水火不容互相排斥的,相反,处理好了,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要处理好这个不足,实现预设与天生的动态平衡,关键有两点。

(一)在预设中给天生留足空间。

教学预设是必要的,由于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楚、理性的思索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由于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别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天生留足空间。

(二)及时调整预设,给天生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老师可以调整预设,给天生腾出空间。这样做也许使原先预设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我们应看到过于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为的只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其背后的动机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语文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语文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实在,只要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此,当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调整预设,促成天生。这里的调整预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性调整,一种是整体性调整。局部性调整指腾出较短时段处理好预料之外的情况,实现天生,然后迅速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总之,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就没有天生的美丽。我们要真正关注学生的进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既要夸大预设,又要不受预设的束缚,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天生”中展现师生聪明互动的火花,“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应在“预设”与“天生”之中找到新的平衡,使“天生”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探讨.教育探讨杂志社,2002,5.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探讨.教育探讨杂志社,1997,9.
[3]钟启泉等.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4]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纲要(试行)解读.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