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细读文本细读,让课堂弥漫语文芬芳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28994 浏览:1323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文本、把握文本,始终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很多优秀教师上的课之所以优秀,首先就在于他们对文本有深入的、独到的理解。文本常常富有张力,存在着巨大的意义空间。如何不失落文本的丰富价值,不粗疏而读,不粗浅而教,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打开文本的意义空间。以细读的姿态,深入字里行间,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机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就可能发掘出文本的内在丰富性,进而唤醒学生的发现,对作品作出更多的可能性与更深的感悟。
综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文本的解读上,还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着如下现象:断章取义,不读文本;蜻蜓点水,浅读文本;知难而退,怯读文本等。这些解读文本未能到位的现象与当下语文课偏重形式的关系似乎不小。许多教师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导语结语上,放在课堂结构的摇曳多姿上,放在教学过程的亮点噱头上,放在教学过程的精彩纷呈上,等等,而忽视了对文本内涵的探寻、文本本质的挖掘。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文本解读出现了问题,会让学生的攀登增加难度,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思考不到位、缠绕不清、蜻蜓点水或是走马观花等现象,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低下。长期以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就只能停留于浅显的层次,阅读能力存在欠缺,继而导致语文素养的下降。
文本细读,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继而达成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的目标:“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只有细读,才能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才能摆脱浮躁的包装课、技术课,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使课堂弥漫语文的芬芳。

一、何为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这里借来用于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像煲骨头汤一样,慢慢煨,慢慢炖,不温不火,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
“文本细读”不同于“钻研教材”。前者读的是“文本”,后者读的是“教材”。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教材强调的是“教学价值”。若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脱胎换骨,教材的文本解读应该率先做到全面细致,充分领悟文本的“原生价值”。只有这样,备课时才能游刃有余,高屋建瓴,才能让课堂弥漫语文的芬芳。
海德格尔说:“文本细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在语言之途散步,悠闲地散步。”
叶圣陶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要求我们在细读时,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
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具体而深入的感知,有了咬文嚼字的探究,有了融会于心的感受,有了深刻的个性理解,并形成自己的构思时,美好而精妙的教学思想,才能变为现实,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灵感熠熠生辉。

二、文本细读的具体策略

文本细读就是教师启发、引导着学生将课文读细,把材料读美,就是一个点一个点地、有序地引导着学生感受、品析、体味。这样的阅读指导,内容厚实,过程丰满,能让学生与教师深深沉浸在课文语言与情感的美好之中。那么文本细读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进入文本的内核,实现自己的精神之旅呢?

(一)立足于文本整体

阅读过程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如果就某一方面深入文本,或抽取文本的一方面进行生硬的理解与感悟,就会造成断章取义和文本肢解。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各类文章和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形式和内容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表达艺术家所体验过的感情”。因此,对源于: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文本的解读要树立整体观照的理念。所谓整体观照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要从文本的有机整体出发,目无全牛,把文本当成一个整体来考察,把握文本的营造系统,形成对文本语言构成与内容思想的全面理解。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被西方哲学界称为中国哲学的代表,他在文章中花大量篇幅陈述人生的四种境界,意在说明中国哲学的优点和长处。但文章并非仅仅是为了介绍四种人生境界,而是为下文与西方哲学作比较提供一个感性的依据。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哲学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欲得到最高的境界,须脱离尘罗世网,须脱离社会中一般人所具有的、所普遍有的生活,甚至脱离“生”。而作者明确指出“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有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最理想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是内圣外王的,因而,“未来的哲学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至此,文本的真正内涵才昭然而出:这位中国哲学的代表人物正是在竭力“推销”中国哲学,用并不深奥的文字为中国哲学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其实,我们强调的语境意识也是注重文本整体的体现。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沉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脱离语境的细读将会出现严重的误解与曲解。有教师在执教孙犁的《荷花淀》时将教学重点设定为讨论“作者为什么写女人与战争”,并且要求学生尝试把标题换为“战争,让女人上场”“不爱红妆爱武装”等。这样看来似乎出了新意,从局部而言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但是由于这样的解读完全脱离了小说特定的意境,因而必然导致对作品形象及语言的肢解和曲解。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文本整体细读。这样,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才不会总是在文本的徘徊。

(二)关注文本前后矛盾之处

孙绍振教授在《名著细读》中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把逻辑空白揭示出来。”经典文本的语言在字面上,而且在字里行间,在行文的逻辑和理性逻辑的矛盾中,常常会形成反差和空白,细读时我们要注意读出语间的破绽,读出文本的矛盾,从而使文本解读走向深入。
杨绛的《老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经典散文。杨绛以平和冲淡的语言记述自己和三轮车夫老王交往的一些往事。但笔者在读这篇佳作时,心中有一疑虑,那就是老王在临死前为什么把唯一值钱的“家当”送给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这显然是有悖于中国传统的血缘逻辑的。如何理解老王这一违反常理的行为?我们不能不去关注文中开头的细节:“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作者在陈述老王的身世时,一反常态的叙述,变换次序,强调“哥哥死了”和“两个侄儿的没出息”,这一不符合常规的叙述,反倒更显别致耐读,更表现出老王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就是老王凄苦的身世写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理解老王临死前给杨绛松香油和鸡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其实在老王的心里杨绛一家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不是用一般血缘关系的逻辑能简单定义的。寻找文本自相矛盾之处,往往能在平淡处读出玄妙,领悟文本独特的魅力。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