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2477 浏览:63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已经昭示,创作教学的定位,不在于培养专业作曲家,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创作”教学是通过音乐创作活动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不限于“作曲”的范围。“音乐创作”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表达内心的感受。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绝不是拘泥于“创作”的名词概念,更不是注重“创作作品”的发表等,而是要重视“音乐创作”教学的本质特征——要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象和感受通过音乐表现出来。高中“音乐创作”教学,不是为培养音乐家的“音乐创作”教学,而是以“创作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创作活动,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中“音乐创作”教学体现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不只是单纯的再现乐谱上的音符,而是要进行创造性的再创作。在教材内容的引领下,分析、理解并掌握各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勇于探索,逐步将掌握的创作理论及技术转化为音乐表现上的能力和技巧,不断的发展与提升,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内容,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学习。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学生音乐创作的方法,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创作的欢快。第二部分,构建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重在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抒发和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学习音乐表现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在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上,利用各种不同的音源材料,从即兴创作逐步过渡到命题创作,再深入到高科技的电脑音乐创作,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从感性创作逐步向理性创作发展。第三部分,提升教师与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从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来提升教师与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顿悟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教师与学生借助音乐审美媒介共同获得对音乐美的享受。掌握乐理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和提升了教师与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第四部分,构建高中音乐创作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作过程的评价,对于学生的音乐创作评价,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原则。作为教师,即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放大,热情鼓励。小火花也可做大文章,助燃剂创出新火花,这就是创作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五部分,得出结论。通过学生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通过音乐创作,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围绕着以高中音乐创作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音乐创作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能较好地完成对歌曲的创作。高中音乐创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提升其音乐创作能力,丰富其作品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向“音乐之根”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真正打开学生的音乐视野,弥补学生在熟悉及音乐积累上的不足,使学生的音乐创作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生命活力。【关键词】:高中音乐创作教学创新能力音乐表现音乐素养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5ABSTRACT5-10引言10-12第一部分构建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有效策略12-22一、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内容12-18(一)音乐课堂的即兴创作13-14(二)创造音乐14-15(三)音乐创作实践活动15-18二、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学习18-22(一)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学习兴趣18-19(二)教学中学习音乐创作的方法19-22第二部分构建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22-30一、即兴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22-23二、指导性命题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23-24(一)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进行创作学习23-24(二)遵循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进行创作学习24三、尝试运用数字音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编辑和创作基本教学模式24-28(一)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26-28(二)在教学中需要留意的问题28四、课外音乐创作实践活动28-30第三部分提升教师与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30-37一、提升教师的音乐综合素养30-34(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30-33(二)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33-34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34-37(一)促使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35(二)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表演能力35-37第四部分构建高中音乐创作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37-43一、评价目的37二、评价方式37-40(一)留意学生的自我评价38(二)教师注重鼓励学生的评价38(三)因人而异的评价38-39(四)学生之间的评价39-40三、评价标准40四、评价原则40-43(一)方向性原则40(二)尊重性原则40-41(三)激励性原则41(四)过程结果并重原则41-42(五)全面性原则42-43第五部分结论43-47致谢47-48注释48-49参考文献49-51附录51-6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