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20424 浏览:933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主体”的熟悉,语文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着学术争辩。如何熟悉和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也是阅读教学改革中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首先从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入手,进而确立教学对话中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四类主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然后从阅读对话的主体交流与阅读教学对话主体的互动两个层面展开,着重探讨教师、学生、编者与作者的对话策略及教师与学生、编者,学生与学生、编者的对话途径,从而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施教主体性表现在他可以独立解读文本,有效组织教学,积极介入合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表现在他是对话活动的介入主体、表达主体及发展主体。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隐含在作品之中,教师必须真诚地倾听作者的声音,重视文本的规定性,任何排挤|教育教学论文|文本的对话都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学生在对话中首先要把自己定位在“倾听者”的位置上,努力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学生只有学会倾听,然后才能学会思考与评判。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则是隐含在教学文本之中,这主要在编者对教材的鉴别与选择、赏析与重构、整合与优化中得以体现。阅读对话主体交流主要是指编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的交流。阅读教学对话主要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相得益彰。教师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与冲动,同时也在对话过程中提升境界,体现对话过程就是师生创生生命意义的过程。同时也包含教师与编者、学生与编者的对话。教师要在领会编选意图、开发教材资源、聚焦核心问题上与编者展开潜隐对话。对于教材的练习和助学系统,学生要参透精神、领悟意图及建构熟悉、天生|教育论文网|观点,与编者展开教学对话。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相关理论概述,阐述对话教学产生的背景,着重论述对话理论及阅读教学对话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为确定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基本特征,并阐明阅读对话教学中怎样达到这四种主体的和谐统一。第三章为从教学实施的层面论述在四种主体的交流互动中开展阅读对话及教学对话的相关策略,以期通过真实有效的对话实现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的目的。第四章为对当前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揭示对话的阻力,走出对话的偏失,寻求对话的出路。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指出本文试图用理性的思考与可操纵的方法为解决现实的教学实践与理想的教学图景的矛盾寻求出路,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实施对话的建设性方略,同时指出本文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对话阅读教学文本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ABSTRACT8-12引言12-13第一章对话教学的理论综述13-24第一节问题提出的背景13-17一、时代的回应13-14二、教育的本真14-15三、课改的需要15-17第二节对话教学的理论依据17-22一、对话理论17-20二、接受美学理论20-22三、建构主义理论22第三节对话理论对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22-24第二章阅读教学对话主体的确立及统一24-30第一节阅读教学对话主体的确立24-28一、教师是施教的主体24-25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5-26三、编者是编辑的主体26-27四、作者是创作的主体27-28第二节阅读教学对话主体的统一28-30第三章阅读教学对话的有效展开30-68第一节阅读对话的主体交流30-52一、编者与作者的对话30-42二、教师与作者的对话42-46三、学生与作者的对话46-52第二节阅读教学对话主体互动52-68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52-55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55-59三、教师与编者的对话59-65四、学生与编者的对话65-68第四章阅读教学对话实践的反思68-75第一节走出对话的偏失68-69一、对话“讨论化”68二、对话“简单化”68-69三、对话“空泛化”69第二节揭示对话的阻力69-72一、对话主体的缺失70二、制度化教学的规约70-71三、教学聪明和条件的限制71-72第三节寻求对话的出路72-75一、改变评价的体制与方式72-73二、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养73-75结语75-76参考文献76-78致谢7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