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程中语文阅读教学一些感受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34022 浏览:157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阅读 标准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4-0120-01
《标准》中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依据《标准的》要求,我谈谈自己对阅读教学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我们说对话意味着相互同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推动教学论文和共同进步。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同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鼓励学生做一个布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想象、不同的理解和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一位老师在教《跳水》一文,在交流阅读感受时,有的学生以船长身上受到启发,感受到碰到危急情况要沉着果断:有的学生以那个孩子的行为感受到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不能因一时好胜、赌气而不顾危险;也有的学生以为开玩笑要留意分寸,不能伤了别人的自尊心等,这些都是学生自己专心读书得到的体验和感受,是值得老师去珍惜和重视的。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主体地位,阅读要读、要自己读、要学生自己读。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去理解、去感受、去得出结论。如老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就让学生反复去读,自己独立去读,于是学生得出的结论就和老师的结论有差别,有的学生说乌鸦真的很聪明,碰到困难知道动脑筋、想办法,终极解决了不足,喝到了水;但是有的同学就说,这个乌鸦真是一根筋,就不会想想别的办法?非得等那么多小石子放入瓶中才能喝到水,万一有个大的石子卡住瓶口,那岂不是没办法了吗?这些理解都是学生独立阅读所得到的体验和感受,而不是教师浅析得出的结论。固然这些体验有时和文本的原旨有一定的差别,但这正是阅读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有效的引导和指导

在阅读中,教师要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让教学参考书、教材浅析等束缚自己的头脑,不要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或者教参的解读)强加给学生,不要用教师的浅析和无谓的提问代替学生的阅读。但重视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并不是片面夸大学生的理解和个性化感悟、体验,而忘记了教师应有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感悟、体验和理解,有时是无聊的、有时是错误的,有时是有着不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时,让学生用“我敬佩、我愤恨、我叹息”等词语谈谈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学生们很多人都谈了自己的理解,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但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敬佩白骨精,由于她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气馁、不泄气、百折不挠,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终极战胜了对手。”这位老师略一迟疑,还是说:“你想的跟别人不一样,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很了不起。”这位老师只顾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顾鼓励学生,而忽略了老师的职责,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百折不挠”是好品质,但要看干什么、用在什么地方,假如是以伤害别人为目的的事情,那么,越百折不挠,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所以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应该是有效的,要指引学生,要告诉他们能做什么,而不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嘲笑和指责,假如只是停留在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受、自己来说、自由讨论的层面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难以提高,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仍然难以形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阅读中出现的情况,灵活地把握课堂,及时进行提示、启发、讲解、练习,该引导的引导、该纠正的纠正。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读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在阅读中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学会和学生“对话”、和文本“对话”。

四、在阅读教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有作用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导演,要能带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的学学习中,使学生有热情、有兴趣。可以说,文学欣赏本身就是价值多元的,是布满情感因素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对文章的理性浅析,忽视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在新课程中,我们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学生不论以情感上、还是价值观的形成上都得到进步和升华。但这种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有作用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设置一些不足让学生讨论,那么这些不足的设置,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学生学的过程是否有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祥林嫂》一文时。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不足:为祥林嫂制作一份个人简历。对于这个不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发现,无法为祥林嫂制作简历,由于祥林嫂连名字都没有,以中可以看出,她的地位是多么卑微,以而更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层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有作用的,是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感悟的过程。但并非一切解决不足的过程都是有作用的,学生有时可以靠盲目地猜测或毫无目的尝试去解决不足。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欢快的小河》时,设置了这样的不足:“小河为什么唱歌?唱的什么歌?”而学生终极的出的结论是:“小河唱的是生日欢快歌。”后来又一延续到:“小河的妈妈是谁?”有学生答:“小河的妈妈是大河,大河的妈妈是大江,大江的妈妈是大海。”等这样的讨论中,在这样的课堂中,看起来学生很热情、很有兴趣,但终极是一无所获。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让学生感受作品生动地形象和优美语言,欢快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有作用学习。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既是学习知识、感受文本、感受语言的过程,也是体验情感、锻炼思维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去感受阅读的乐趣,还要注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理解和感悟;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去理解,正确地理解,真正提高阅读能力,真正实现《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使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美好情感、接受人文教育,同时形成正确、高尚价值观、人生观的过程,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