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26210 浏览:1201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的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通过课堂环节的具体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兴趣品德实施
学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以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在以事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着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相反,在以事不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着一种消极厌烦的情绪体验。旧的教育观念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是出于教师家长的压力,出于应付。所以,只有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愿意学,学得进去,记得牢固。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习兴趣呢:

1、增强自信心

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理由之一是缺乏学好语文的信心。
有些学生原来的语文基础比较差,成绩又一时上不去,自以为学不好语文了。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受四周人否定评价的影响,失去自信心,情绪低落。对女学生的“年龄较长,智力赶不上学,成绩退步的多”的评价,会给女生带来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使他们失去自信心。
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自我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会失去独立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首先就要摆脱那些由某种现象造成的错觉,以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熟悉,因此,必须给学生讲一点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比如关于人的天资不足,占有关部分调查,超常儿童仅占2%左右,智力缺陷儿童占3%,大部分学生先天无差别,而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在各自进展的水平上才显示出一定的差别。所以,以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卑是没有根据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自己贬低自己,相反的倒应该充分熟悉自己的潜能,确立自信心。
一个学生只有当他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多次获得成功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以而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取得的成绩越大,就越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出自求奋进的动力。

2、引导自学

不少语文教师出于好心,辛辛劳苦地把很多知识讲给学生听,殊不料学生对语文课反而不感兴趣,实在,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也不奇怪。焦裕禄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同样,学生假如对课文不经过自己的学习、思索,而光听老师把结论告诉他,那么他会感到无味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介入掌握知识的情感,以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熟悉世界,而且在熟悉自我的时候,应能形成兴趣”。
正由于如此,所以古今中外有见解的教育家,都是主张引导学生自学的。孔子提倡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懈不发”。孟子提出了君子“欲其自得之”的主张。叶圣陶提出了:“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的论断。这些精辟的见解,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领会和接受,并用于实践。

3、加强情感教学

人的兴趣是同情感有关的。语文课应该有兴趣,由于教材本身布满着各种丰富的情感,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实用书,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心血和情感,所以确切地说,学生不是对语文不感兴趣,而是对某些语文课不感兴趣。试想,语文课假如离开了思维练习,离开了情感教学,只是孤立地去讲字词句篇,内容写法,把有血有肉的作品切割成干瘪的条条款款,把作品丰富的思想感情概括为几个空洞的概念,这如何能使学生感兴趣呢?列宁说:“—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气力,引起积极留意、记忆、思索”。因此,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将学生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得到的气力导向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追求。

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里固然开了政治课,但是在其他学科中也应该穿插思品教育,主要是由于这个时代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起来的学生太需要这方面的引导了。
1、要进行语文课堂的思想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师说》里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在教师。”一言以蔽之,进行思品教育,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更是责无旁贷。教师必须有师德:德才兼备,为人师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其次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需备一桶水”。再次,要坚持自修,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论述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出色地完成教育历史使命。

2、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集基础知识和思品教育于一体呢?我想必须体现:同步性、随机性和投入性。应把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教育,做为每一个教师应尽职责,努力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否则,即使书教得怎样好,也不能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上去,那会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哀甚至是人类的命运。
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是同步进行的。水融,形神兼备,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语文工具,又同时使思想品德得到陶冶和不断升华。随机性使得语文学科和各方面联系起来,现代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了。所谓的随机性,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随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社会生活的现实不足,引进报纸杂志,引进热门话题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活力及熟悉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由此及彼,巧妙联系。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和教育机智,这也是“语文难教”的重要理由。投入性是说思想教育自始至终伴随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铁杵成针”“滴水川石”,锲而不舍,才是正道。

三、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

如何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真正做到二者的统

一、是很重要的不足。

1、“教读课”中朗读、导读

(一)有感情地朗读

教材中很多值得我们朗读的篇章,如描写山川景色的《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有个人思想感情变化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有科普小品、知识短文《神奇的极光》、《咬文嚼字》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往往就能收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导读重点段落

如体现“我”与母亲的文章《我与地坛》第2部分作者史铁生忽然双腿残废,于是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他写到母亲担心儿子寻短见,母亲又不想说出来怕说出来儿子听不进去。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母爱深沉而绝不张扬,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没有见到儿子出息的那一天,没能分享儿子的欢快。
这段文章包含了深厚的感情,很多学生读后流下眼泪,很多女生因此不再顽皮、撒娇,很多男生因此而懂得了父母深深的爱,以而自己思想也成熟了。
这篇文章可鉴戒吸收的还有很多,如:—要关心残疾人,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不能冷漠歧视他们。要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等。

2、自读课中:提示点拨,解惑答题

上好自读课,教师提示点拔,解惑答疑,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上自读课时,要求学生明确以下几个不足:
(1)本文内容(2)为什么写这些内容(3)怎么写的(4)这样写好不好(5)读后受到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最后一个不足,绝不能忽视。

3、作文课中,指导、讲评

写作文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熟悉,因而在写作教学中以命题到指导,到讲评都是进行思想教育难得的良机。学生作文的命题,应贴近现代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使学生们以正确的态度观点出发,熟悉、评论或体现社会生活现象;讲评时,对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思想必须给予疏导和纠正。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时代,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基地,只要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条件下,不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素质教育就进入一个崭新的进展时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