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32219 浏览:1459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理清互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及其关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系入手,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基本取向,确定二者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从观念转变、明确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互动;路径
作者简介:刘佳龙(1983-),男,吉林通榆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教师团队培养”(编号:TER2012-031;主持人:刘佳龙)成果之一。
1001-7518(2013)05-0004-03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地位与作用日趋凸显,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应充分发挥其引领和推动作用,而区域经济作为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载体,则应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将厘清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分析二者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举措,定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最佳路径。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以往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研究主要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智力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教育资源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对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不能够单纯的就事论事,而应该深入挖掘互动过程的执行主体,理清各个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明确其在互动过程中的制衡关系。

(一)互动利益相关者界定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在我国,职业教育层次一般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可分为公立职业院校、私立职业院校等。在与区域经济具体的互动过程中,职业教育的现实载体就是职业院校,它的类型和层次决定了其作用发挥的大小,合作与互动形式的多样性。
区域经济是指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或包括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内的各个企业,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以及与职业教育合作的强弱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具体体现为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但是介于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对二者具有规划和指导作用的另一个主体则是政府。这里的政府主要是指区域内的地方政府。政府能否进行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协调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有效合作,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

(二)互动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关系

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是区域发展中的中坚力量,三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各个区域不同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每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差别。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均,进而影响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速度。政府作为区域发展的领导者和监督者,其主要职责是对区域内经济和教育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及扶持和鼓励政策的有效与否,是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能否进行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践行者,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监督,更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教育培训。职业院校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它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智囊团,更应该为企业发展提供超前的引导和服务,满足不同企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才能够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基本取向

职业院校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大量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发展需要的主要人力资源,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规模制约了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对接互动,不仅仅需要两者的积极主动,更应该将这种互动转化为一种自觉。

(一)认清形势,积极转变办学思路,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发展适合三大产业需要的专业,既要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应该为促进三大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十分敏锐的反应。
首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合理开设专业。职业院校要想和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必须开门办学,走进市场和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如人才的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职业院校要善于发现和预测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企业转型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而进行合理的专业调整和设置。
其次,重基础、抓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职业院校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提供人才,同时也承担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重任。职业院校不仅仅要专注于对学生职业性的知识、实践的技能与能力的培养,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与企业对接。最后,统一性、整体性、促进教训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院校不仅是对学龄青年的职前教育,而且还必须要兼顾对经济结构调整中必然涉及的新增劳动者、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等进行入职教育培训。因此,职业教育应摆脱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应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与企业积极合作,建构灵活的学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制和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从而达到职业院校发挥职前职后教育培训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有效结合。

(二)深入合作、建立有效校企联动机制,促进职业院校发展进程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规模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合作关系与密度,合作形式与效率,决定了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有需要就合作,没需要就互不往来的合作方式。
第一,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密切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只有企业才最清楚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类型、什么规格的人才,而企业的主要人力资源来自于职业院校,所以企业应提高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水平。经济结构的调整会最直接地反映到行业和企业,而行业与企业的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结构的调整。如果企业与职业院校调整步伐的不一致,则使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脱节,甚至会出现错位。随着我国市场化速度的加快,我国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步伐将越来越快,这必然对生产一线的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企业有责任协助职业院校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促进职业院校有序的、及时的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第二,企业应与职业院校建立有效联动机制,促进二者和谐发展。以往的校企合作基本上都是由职业学校牵头,联合企业共同合作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活力。企业的活力源自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创新和员工的技术创新,而这些创新都离不开对教育的需求。企业谋取发展,创造活力就应变被动为主动,结合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将职业院校“请进来”。一方面,企业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教师提供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聘请职业院校的教师为员工开展培训,进一步激发员工教育的活力。企业通过主动建立有效联动机制,既可以加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又能够与职业院校共同研发,互利互助。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与经济的耦合度越来越高,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则成为一种时展的必然。区域内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实际载体,应及时转变观念,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立足现实,建立相关的有效的互动机制。

(一)转变观念,提倡全面深入合作

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有效合作是促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重要前提,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缺一不可。为此,必须转变旧有的单一的互动观念,树立全面深入的合作观念。区域经济是建立在政府宏观指导下,依托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借助职业院校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而发展的。虽然是教育与经济的互动,但离不开政治的指导和保障。从政府的角度应该充分认识企业和职业院校互动合作的重要性,并从整体上做好规划和布局,制定相关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互动也要具有全局性的考虑和规划,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

(二)抓住关键,明确互动主体的责权利

1.政府统筹规划。在我国,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重要力量之一。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越来越把职业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要素的重要保障。在区域经济发展范围内,政府应建立“政府统筹、全面规划、全员参与”的互动机制,营造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间技术服务的互动环境、加大企业和职业院校结构调整的契合度,整合区域内职业院校的优势资源,制定保障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争取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合作项目的经费支持,逐步形成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为基础、形成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互动新格局。
2.企业主导。当前,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的错位与不及时反映出市场机制对学历教育的诘难。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及运作机制已逐步渗透到职业教育,在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规格的要求、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中,市场经济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过程中应积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转变合作观念,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研发科研技术项目,切实发挥职业院校作为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持的作用。
3.职业院校主体。职业院校必须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走自主化、合作化的发展道路。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和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面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制定校企合作的联动机制与措施,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提供的科研项目,走进企业,服务企业,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立足现实,建立灵活有效地互动机制

1.双赢机制。政府、企业与职业院校都是区域发展的相关利益者,三者都有共同的目标—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保障其合作的现实需求。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合作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的想法和需求。学校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和技术问题,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把企业发展需要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在与职业院校合作时,要切实考虑职业院校的现实需求,满足其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双师型技师的硬性要求。
2.约束机制。有约束才能规范,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互动的重要保障。这种互动是双方共同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双方的合作必须要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法律约束包括政府、行业或相关部门为校企合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也包括校企双方签订的协议。[3] 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确其各自的责权利,当有违反协议条款时就有法可依。
3.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是调动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互动的有效措施。首先,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加大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立项,资金支持等,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与互动。企业与职业院校互动合作时,不仅要制定本单位的激励策略,更要建立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激励机制。如对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和职员,既要有资金的支持,更要有相应的人文关怀,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时予以优先考虑等。
总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良性互动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谋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只有对自身明确定位,履行其各自的责权利、由自主走向自觉、有无序走向有序,才能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谷鸿溪.中国职业教育跨世纪走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邢娣凤.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7).
[4]胡赤弟.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9(06).
责任编辑 夏焕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