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3091 浏览:139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943年堪纳提出“幼儿自闭症”概念,人们便开始对这个像谜一样的疾病进行研究,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个领域已经积累起了浩如烟海的文献。我国自1982年陶国泰首次确诊了4例自闭症儿童后,自闭症在我国引起了学者的重视。我国学者对自闭症的理论研究集中在生物水平方面的研究、行为水平的研究、认知水平的研究以及康复教育水平的研究。对自闭症儿童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研究、自闭症儿童的诊断和评估、干涉方法、本土化的评估模式的建立等关于自闭症儿童本身的,另一方面是关于自闭症儿童家庭需求的调查研究,少有对自闭症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干涉的研究。本研究是关于自闭症儿童教育干涉的实证研究,采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个案资料,对6名自闭症儿童在深圳市某康复机构8个月的教育干涉过程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应用行为分析、感觉统合疗法、人际关系发展介入等干涉方法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干涉的效果,以及在干涉过程影响干涉效果的因素,并提出建议。经过8个月的干涉,6名儿童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有2名儿童进入到正常幼儿园读书,其他儿童也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进步。诊断评估结果表示,儿童在简单的自我概念、目光注视、简单模仿、简单的语言理解、指认、动作表现、大运动、进食和生活自理方面比较轻易取得较大的进步。而在人际关系、表现性活动、声音模仿、发声器官运动这些方面进步较小。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来看,轻易改变的是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方面,最难改变的是语言和社会交往方面。通过对6名自闭症儿童教育干涉的过程、实施干涉的环境、实施干涉的老师进行分析得出,在干涉过程中存在着干涉前缺少相应的评估、干涉过程中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另外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干涉科学有序进行,首先是干涉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其次是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再次是老师的工作压力。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一是通过政府支持加强对特殊教育老师的专业培训,二是增加老师的数量进而增加儿童的干涉时间,三是灵活运用家长介入的模式,四是创设媒介加强医疗、教育、心理这三个学科之间的衔接。【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教育干涉个案研究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5Abstract5-10第一章绪论10-24一、研究背景10-12二、研究意义12(一)理论意义12(二)实践意义12三、概念的界定——自闭症的定义12-13(一)堪纳的定义12-13(二)D-Ⅳ的定义13(三)本研究所使用的定义说明13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3-24(一)国外关于学前自闭症儿童教育干涉的研究13-22(二)国内关于自闭症儿童教育干涉的研究22-23(三)讨论分析23-24第二章研究方法及过程24-26一、研究方法24-25(一)个案研究法24(二)观察法24(三)访谈法24-25二、研究过程25-26第三章教育干涉的过程26-39一、个案基本情况26-30(一)儿童A——林某26(二)儿童B——陈某26-27(三)儿童C——李某27-28(四)儿童D——黄某28-29(五)儿童E——王某29(六)儿童F——孙某29-30二、对个案行为表现的讨论30-31三、干涉前的教育评估31-32四、机构教育模式与内容32-35(一)教育干涉机构的模式32-33(二)六名自闭症儿童所在的班级模式及课程安排33-34(三)教育内容34-35五、各种干涉方法的应用35-39(一)感觉统合练习35(二)应用行为分析35-37(三)RDI游戏疗法37-38(四)其他干涉方法38-39第四章教育干涉的效果39-46一、干涉后的评定39-40二、个案的变化40-43(一)儿童A——林某40-41(二)儿童B——陈某41(三)儿童C——李某41-42(四)儿童D——黄某42(五)儿童E——王某42(六)儿童F——孙某42-43三、结论43-46(一)干涉效果43-44(二)干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4(三)影响干涉的因素44-46第五章讨论与建议46-49一、教师专业水平的影响——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46-47二、教师数量的影响——增加一对一练习的时间47三、机构模式的利弊——家长介入47-48四、医疗、教育、心理学之间的衔接48-49第六章后继研究49-51一、同伴的支持在教育康复中的作用49二、教育转衔及幼教支持49-50三、长久追踪研究50-51参考文献51-54附录1.发育诊断评估表54-58附录2.周练习反馈表58-59致谢59-6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