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本色回归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4443 浏览:152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的内容是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语文的课堂定位要准,对于语文能力主要靠的是练习,不可“节”外生“枝”,无需微言大义的讲解。语言的品味、理解、运用才是本色的东西。
【关键词】语文本色语文的能力课堂目标讲与练学习策略高效课堂
这些年来,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呼声以未断过,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但是笔者通过听课、与别的老师探讨,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固然我们留意了背诵、积累、练习,可课堂教学还是有着着定位不准、目标不清、练习不够等一些不足,甚至有的老师“节”外生“枝”,课堂教学仍然存有少、慢、差、费的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读“新课标”,做反思,笔者对课堂教学有了一点思索。

一、删繁就简,保持本色

语文就是语文,它不是历史、地理、美术等,语文就是要学习语言,讲遣词造句,讲布局谋篇,凡与语文无关的都应摒弃、删除。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到一起叫语文。”课堂教学要还语文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定位正确,才会提高课堂效率。有的老师语文课上要放音乐、画画,笔者以为这背离了语文透过语言文字给人无穷想象的美好初衷。我们可以给图画题写诗文,用文字描绘图画的内容,但不应为文字画画,那是美术的事。我们可以给一首优美的曲子填写歌词,通过乐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不是为语文课播放乐曲、欣赏音乐,那是音乐课的事。
语文不宜过多的使用多媒体。现在语文公然课流行使用多媒体,似乎不运用多媒体就不算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实事求是的讲,这种课固然热闹但实际效果并不好,过于的直观和形象使语言文字的丰富含义、个性理解全被抹煞,学生只能记住热闹的场面,语言的收获不会太多,还不如让学生老老实实多读几遍书。

二、认定目标,条理清楚

这里讲的认定目标有两点,一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确定了语文教学的大方向,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首先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进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总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的本质是语言。语文的能力是听、说、读、写。端正了这个总目标,语文课才能有一种正确的方向,不会把语文课上成别的课,不会把生动活泼的语言现象变成别的东西。
再一个就是每堂课的目标。语文头绪繁多,要讲的内容也很多。人们常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要把这“模模糊糊一大片”变得清楚,老师一定要理清头绪,定好目标。一堂课为完成几个提前设定的目标而努力,那么语文的课堂照样会条理分明。
确定每堂课的目标应留意一些:①每堂课的目标要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一致。要知道每节课应让学生学什么,要培养哪方面的能力,不要偏离方向,更不要海阔天空。目标可分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部分。讲什么知识,由老师来完成,培养什么能力,让学生动脑动手。②目标要精练,可操纵。目标不要太多,面面俱到。由于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要一步一个脚印踩实,一节课哪怕只完成一两个目标,日积月累,孩子们的能力肯定会提高,知识也会增加。

三、品味语言,培养语感

语文姓“语”,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课上要多读,让语言的东西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沉淀到我们的血液里,这样才能习得语言的能力。即使是对人思想品德的关注也要通过读写练习才能达到。所以,课堂中的导读、点拨、品味语言应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串于课程标准1~9年级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古人对于朗读也有很多经典谈论,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高年级固然有默读、跳读、浏览等读书法,但这并不能否定拿出文中具体的语句咀嚼、品味。脱离读书去浅析课文那是无源之水,是建空中楼阁。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不会深。
对于整篇文章,可品评作者的语言风格,文章中出色的句段要积累、背诵、赏析,那些恰到好处的用语、凝聚作者心血的文字,可用比较的策略、换词的策略讨论品味用词的正确、精妙。通过重点语句的品味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反复练习肯定能提高语感,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展开活动,形成能力

语文课应是丰富多彩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如诵读比赛,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组一人,其余三个组各选一人当评委打分,固然同样都是诵读,但这种策略更轻易唤起学生的热情。举行古诗接力赛、记忆速度竞赛、默写比赛、速读竞赛等各种竞赛。举行课文优秀句段赏析活动,写书评,比书评活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捉住这些点,鼓励积极发言讨论,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活动,都是学习知识,换一种方式,课堂也许更生动。

五、少讲多练,灵活作答

现在,课堂上我们仍然放不下的就是讲解浅析。生怕学生不会,要么就是为了完成讲解任务而不顾学生实际,于是就有了滔滔不绝、细致入微的讲解。崔峦说:“要在喋喋不休的讲解上狠砍一刀。”对课文微言大义、喋喋不休的讲解弱化甚至放弃了学生的思索,无法培养能力,细致讲解的结果就是学生记下来,再去背,到头来实际练了老师的讲,废了学生的学。语文是母语,一些东西学生通过自己读能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感悟到的、体验到的用完整的、生动的、简洁的语句表述出来,形成语文的能力。这个“练”并不是单纯的做练习,而是指语文能力的练习,是听、说、读、写、思的练习。
另外,语文课中很多教师习惯做标准答案让学生抄写,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依靠性,并产生畏惧感。他们不愿作答,由于他们永远也做不出“标准”答案,总做标准答案肯定会束缚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变成不会自己觅食的小鸟。听、说、读、写、思维的练习增加了,教师指点的知识点到位了,学生也能做出较好的答案,意思正确但也许各具特点,这才是语文的特点。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决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课堂上老师要设置好目标,运用好策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练习,这样也许能提高效率,较好地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