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化到拯救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24454 浏览:1160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传统一向注重道德,社会风气重义轻利直至提倡舍身取义;中国人向来富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崇尚一种舒适淡泊的人生意境;中国人勤奋朴实,特别能经受苦难的考验;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特别夸大|教学论文网|道德教育……但今天中国社会却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和精神上的危机:生活被功利主义穿透,心态受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氛围扰乱,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乃至见利忘义,道德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有渐趋盛行之势。缘于对此社会状况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将研究主题确定为论证如何以信仰教育化解当前社会的精神危机。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从文化传统出发,探讨传统的从教化出发的态度与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精神状态的关系,评价教化的思路能否改良今天的社会状况;从现实着眼,概述建国以来的社会精神历程,论述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至犬儒主义的发展承续,并讨论其精神实质与信仰失落的关系,探寻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及与教育的联系,然后论述了以信仰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将之融入教育以期化解当代解精神危机。本论文在论证教化及拯救的意蕴中主要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两者的内涵,以为|教育论文网|教化的意蕴在于启蒙,而获得拯救的条件|教育论文网|是信仰。在梳理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精神历程时,主要使用了历史研究法,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建国以来的大事件及其对国民精神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系统地阐述它们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在剖析当前的社会精神危机时,对当前社会现象用描述研究法进行概括性描述,并对之进行了质的分析。文章以为|教育论文网|曾经的理想主义的失落与现实理想的渺茫是导致这种“不信”状态的主要根源。这种精神困境是“教化”本身无能为力的结局,甚至是教化的必然结局。因此转而从“信仰”的角度,针对这种“不信”,提出了一种将信仰之“信”整合到教育中,以期化解当前精神危机的思路,是为拯救。【关键词】:信仰精神危机信仰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5英文摘要5-91.引言9-161.1研究缘起9-111.2研究的理论背景11-141.3研究意义与目的141.4研究思路及方法14-162.教化及拯救的意蕴16-272.1教化的意蕴:启蒙16-192.2拯救的意蕴:信仰19-273.当代精神危机:信仰的失落27-383.1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精神历程27-293.2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29-333.3犬儒主义的道德生活方式33-384.以信仰教育化解精神危机的可能38-484.1信仰教育对生活的超越38-424.2信仰教育对道德的提升42-454.3信仰教育对精神的安置45-48结语48-50参考文献50-52附录52-53后记53-5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