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思索与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5119 浏览:171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精神,越来越多的教师介入实践了“对话”,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向教育领域渗透的必然结果,是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对话中有着的不足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对话小学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在论述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纵观目前的语文教学,仍有很多不能令人满足的地方。“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师生、生生、生本的交流”等现象依然普遍有着。而这些教学缺陷的有着,极大地限制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倡导教学对话,正是基于解决此类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对语文教学过程本质的新诠释,是语文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课题。

一、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目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然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互动环节缺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对话由于其对教学的积极作用而为众多学者提倡,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一般自尊心都比较强,而且学习兴趣对语文学习成绩的影响效果十分突出。教学对话的方式,可以创造师生公平的交流机会,使学生的各种看法和见解得到重视,而不是压抑。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觉课堂的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的课堂只会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失去兴趣,最后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2.激发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性思维。革新教学论文性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一环,采用教学对话的教学互动方式,老师引导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可以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而不会因教师的个人灌输而限制学生思维进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社会事物有了自己相对正确的熟悉。在这个阶段,通过教学对话激发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性思维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也会得以增强,以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对话教学中有着的不足的思索

对话教学对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有些学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但是在实践中仍然有着一些不足。
1.教学对象的优生选择。师生教学对话很多时候仅仅限于教师和某些口齿清楚、思维活跃、反应灵敏、体现突出的学生之间。在教学对象选择上的优生偏向,使得那些反应稍显迟钝、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和不想回答、不愿回答和不回答的懒惰者、消极者和困难者永远处在回答圈外。优秀的学生一节课甚至被提问到四次以上,而有的学生却一次也没有。结果,课堂就成了少数学生自我体现的舞台,这些占少数的优秀学生掌握了话语权,而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就失去了本应有的学习机会。
2.对话教学追求形式。“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但是有的教师却把课堂上的对话狭隘地理解为,只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动起来就可以了。于是,教师热衷于给学生提出不足,然后就让学生自由讨论。
3.对话教学制约教学论文弹性不够。教学制约教学论文的弹性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对对话没有制约教学论文,或者制约教学论文不足;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对话制约教学论文太死,师生对话失去弹性。教学对话制约教学论文得太死,使得教学按照“不足——答案”的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随之被规范为唯一的“标准”,结果,学生的作用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的作用建构仅限于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讨论的结果就不会让学生领悟到文本的本质内涵了。于是,在教师的作用制约教学论文下,某种强迫接受与压抑也就有着着。

三、对话教学有效途径的探讨

对话教学中蕴含着一条提高教学效率的道路,就师生教学对话而言,涉及到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师生对话才能顺利进行,二是如何正确实施对话对策和对话行为,才能真正走向对话。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对话意识和自由开放的个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介入的心理场境。营造和谐的对话心理氛围,是教学对话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①同等的意识。同等的对话意识还要求教师专心倾听。同等的对话意识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友好的伙伴。同等的对话意识要求教师要有谦逊的胸怀。②激励的话语。教学对话的持久推进深度拓展,离不开学生强烈自觉的主动性和进取心,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激励性的话语。
2.创造教学对话情境。在语文教学对话中,创设适当的对话情境,可以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师生与文本对话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氛围,也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供契机。教师要鼓励学生介入,设置共同话题;细致浅析文本,挖掘合适话题。在教学对话中,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内在本质的基础上,对教材中出现的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障碍进行深入细致的浅析,找到学生轻易发生思维障碍之所在,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出对话点。
3.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学生的对话能力,是对话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假如学生缺乏对话能力,教师精心设计的话题和情境及其所蕴含的对话理念都会破产,真正作用上的对话也无以说起。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①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在教学对话中,教师一是要对倾听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二是要进行一定的倾听练习。②培养学生的不足意识和提问能力。提问是学生介入对话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它不仅反映了学生对他人的倾听的效果,也体现了学生对话题的独立的思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⑴庇护学生的发问信心。⑵运用“主不足”探路。教学中的“主不足”,是教师在阅读、浅析、思索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结晶,是可以牵动整堂课教学对话的“纲”不足。
只有教师耐心细致的加以辅导,重视教学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才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成绩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王钢,对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陈雄飞,对话教学:作用与不足,教师之友,2007(03)
(3)李翠梅,对话教学探析,当代教育科学,2010(16)
(4)任美珍,对话教学的养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