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7039 浏览:232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对早期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否定,使人们转而寻求一种扎根于基层的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因此,公道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立足于当前新课程开发的实际,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我在对本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以及本校学生乡土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初步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浓郁乡土气味、符合本地学生认知特点的语文学科乡土校本教材——《海安记忆》。这篇论文就紧扣该教材,较为系统地先容了教材开发者在《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全文先概述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作者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接下来便具体论述了有关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几个问题,这包括:开发的价值与开发的知识性、情感性、发展性目标;教材的内容与编写体例;实施教学的原则、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策略;最后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了自己开发与实施《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收获与尴尬。【关键词】:海安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教学
【论文提纲】:摘要4-5Abstract5-8第一章绪论8-14第二章开发《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价值与目标14-222.1《海安记忆》开发的价值14-172.1.1体现新课改的要求162.1.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162.1.3保存和发展地方文化162.1.4促进学生健康长大16-172.1.5提高教师专业水平172.2课程开发的目标17-222.2.1知识性目标17-192.2.2情感性目标19-202.2.3发展性目标20-22第三章《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与编写体例22-283.1教材的内容22-253.1.1前言223.1.2(第一单元)海安风景名胜篇22-233.1.3(第二单元)海安诗词歌赋篇233.1.4(第三单元)海安民间工艺篇23-243.1.5(第四单元)海安方言俚语篇243.1.6(第五单元)海安民俗文化篇243.1.7(第六单元)海安历史沿革篇24-253.1.8(第七单元)海安地方名士篇253.1.9(第八单元)海安饮食文化篇253.2教材编写体例25-283.2.1知识角263.2.2活动设计26-273.2.3相关链接27-28第四章《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策略28-604.1实施原则28-304.1.1主体性原则284.1.2灵活性原则28-294.1.3综合性原则294.1.4实用性原则29-304.1.5合作性原则304.2教学方法30-324.2.1体验法30-314.2.2探究法314.2.3情景互动法314.2.4角色转换法31-324.2.5多媒体以及图文辅助法324.3教学设计32-554.3.1“风景名胜篇”单元教学32-364.3.2“诗词歌赋篇”单元教学36-384.3.3“民间工艺篇”单元教学38-404.3.4“方言俚语”篇单元教学(3课时)40-424.3.5“民俗文化篇”单元教学42-474.3.6“历史沿革篇”单元教学47-504.3.7“地方名士篇”单元教学50-524.3.8“饮食文化篇”单元教学52-554.4教学评价55-604.4.1《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554.4.2《海安记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55-60第五章《海安记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收获与尴尬60-645.1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收获60-625.2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尴尬62-64参考文献64-66致谢66-67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