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非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可忽视中专生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5320 浏览:126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教育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的竞争,化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教学实践也证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化学教学得心应手。
所谓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一个人智力因素以外的诸多因素,包括他的一切心理活动,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对立统一决定着一个人的质量。对于不同的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也好;有的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有的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好;也有的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也差。一般地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好的学生,都表现为思想上进、学习好;而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在某些方面欠缺的学生,好坏不能一概而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差的学生肯定不会是好学生。
化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但需要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在教学和实验中,倘若我们能够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一、巧用化学史实,进行德育渗透

著名化学家傅鹰曾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适当地介绍一些化学史知识,不但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使学生确立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献身科学的精神。比如,陶器和瓷器的制作,冶炼青铜技术的出现,造纸术、的发明……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轰动世界的“侯氏制碱法”和牛胰岛素的合成等,为我国赢得了很大的声誉。在教学中,针对相关内容讲述,让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豪感,并把这种爱国觉悟和情感转变成刻苦学习的动力。
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既不能迷信权威,也不能固步自封,需要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的态度和精神。法国大学生巴拉尔不迷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而发现了溴;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制成TNT;居里夫人在成百次的实验中发现了钋和镭……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好教材。

二、设计育人情境,内化学生情感

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能量,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学生听课时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对教材的领会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只有信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教师学生间只有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后,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教师应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各自特征,对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要持久地向他们倾注爱心,要让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调、饱满的热情自始自终地充满整个课堂,洒向每一个角落,让学生置身于温暖的氛围,领略到学习的快感。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

三、借助化学现象,培育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原子的结构、分子的特征、晶体的构成等就体现出了唯物主义这一观点。化学发展的本身充满了辩证法,又体现着唯物论。在教学中借助一些化学知识,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培养。例如在讲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条件、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时,如果将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引入教学中,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一旦将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就会为将来从事科研及创造性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紧贴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是化学反应的过程。生活、生产中的许多现象,完全可以用中学化学知识来解决。如蒸馒头时为什么要用纯碱,原因是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与纯碱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馒头多孔、疏松而变软。在教学中将抽象的化学理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人的一生中,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社会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在曲折中前进。因此,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是非常重要的。化学这门自然科学,里面的许多定律都是前人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后最终得出来的。我们在给学生实验的时候,也设计出不同的实验进行比较,让学生从失败中承受挫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从而形成开拓进取的品质。例如:氢气的实验室制取采用什么药品时,可通过不同的药品:金属用镁、铁、铝、锌进行比较,而酸用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等作比较,从而得出较优的方案。又如:金属铜的制取,让学生自行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分组讨论,进行全班讨论后,得出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采取多鼓励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做错,就怕不思考、不去做,使之在一个个的失败中得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